影像河北|我在邺城修文物

来源:河北日报 发布时间:2023-08-23 11:25:17

8月17日,考古技师韩庆林在一丝不苟地进行器物粘接。


【资料图】

8月17日,在位于临漳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、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邺城考古队工作室里,56岁的考古技师韩庆林手拿竹片,轻轻拨去北朝瓦当上的泥土。

文物修复是用双手“挽回时光”,用耐心和细心让文物得以“重生”。

1983年,邺城遗址考古全面拉开序幕。40年来,大量精美文物和重要学术标本在这里出土,学术成果丰硕。作为邺城考古队的第一批队员,韩庆林也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学习成长为文物修复的行家里手。

清洗、加固、分类、拼对、粘接,文物修复的工作流程环环相扣、费时耗力。韩庆林曾和队友一起修复一件北齐镂空透雕的文物,好不容易将多达七八十块的碎片拼接起来,却突然发现其中一块碎片拼接有误,于是只能重来。“修复一件文物,常常需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时间。”韩庆林说。

8月17日,小游客在邺城博物馆聚精会神地观看文物展品。这些文物均从邺城遗址发掘出土。

现在,邺城考古队有考古技师9人,其中6个都是土生土长的临漳人,其中有两对还是父子。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,把一件件文物最大程度地复原,成为历史的见证,让邺城的历史和故事广为人知。为此,他们精益求精,锲而不舍。

8月17日,考古技师和实习生在挑选出土文物,为修复做准备。

“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奉献精神,让我坚定了从事考古工作的信心。”在邺城考古队实习的北京联合大学研究生黄清行,对考古技师钦佩不已。

8月17日,考古技师马福堂(前)和儿子马磊对文物进行拍照存档。

“我在邺城从事考古研究已近40年。在这里取得的每一项考古成果,都蕴含着考古技师们的辛勤付出。他们就像一件件文物,朴实无华却又光彩夺目。”邺城考古队队长朱岩石研究员说。

文/河北日报、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晶

图/河北日报、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贾恒 史晟全

8月18日,考古技师对文物碎片仔细分类。

8月17日,考古技师李鑫通过电脑对修复完的文物进行绘图。

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

标签: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西南饰品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